十月初一寒衣节:孝顺父母,感恩先辈
十月初一寒衣节:孝顺父母,感恩先辈
处处焚火纸,家家送寒衣。
——《寒衣节》
每年的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每逢此日,因立冬以后天气渐冷,每家每户都会拿出棉衣御寒,并且会为逝去的亲人,焚烧纸衣纸钱。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和冥币。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作是“祭祖节”、“冥阴节”。
编辑
关于寒衣节的由来,一般认为有四:
先秦时期,由迎冬礼而来
古代皇帝对于祭天仪式很是看重,有四时祭之说。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个时候要举行迎冬礼。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对于死去的将士,会将寒衣烧去。至此,上行下效,就成了习俗。
明朝时期,由授衣礼而来
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今年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品尝。寒衣节由此而来。
传说:蔡莫烧纸
关于寒衣节,还有蔡莫烧纸的传说。
蔡莫因为弟弟蔡伦造纸后生意火爆也开始学习造纸。但因为造的纸质量不好,根本卖不出去。于是蔡莫的妻子就假装因疾病而死,蔡莫很伤心,悲戚不已,一边烧纸,一边自责,怪自己造纸的质量太差,卖不出去,竟然把妻子气死了。于是蔡莫就把纸钱烧给了妻子。
一会蔡莫的妻子就不停的敲棺材,说自己活过来了,是因为丈夫烧纸,纸在阴间就是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就把她给放了。于是蔡莫家的纸大卖。
祭祀祖先
寒衣节,是为了怀念亡亲,不忘祖宗。
《帝京景物略》记载: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准备供品,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去祖先和亲人的墓前,把供品烧的干干净净。
寒衣节不仅要为逝去的亲人送去寒衣,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也是需要添衣御寒的时节,妇女们要在这一天把做好的棉衣让儿女、丈夫、父母穿上,换季。
寒衣节最大的意义就是怀念已故的亡亲,孝顺在世的亲人。我们要存有孝顺父母、铭记祖先的心意,懂得孝顺和感恩的含义。这才是寒衣节传承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