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可大有作为。”这是东海县黄川镇新沭村返乡创业大学生陈雨的心里话。

思梦

今年27岁的陈雨两年前毕业于江苏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他热爱农村,眷恋家乡,扎根农村,是他中学时的梦。

因生在草莓之乡,他从小就目睹家乡莓农含辛茹苦,在大棚里种植作物的劳动场景:没有土壤探测器就用手扒土估算土壤湿度;没有卷帘膜机,就每天两次冒着危险爬上大棚顶端铺草苫。

正因为心疼父老乡亲在地里干活受苦受累,大学毕业后,陈雨决心把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服务于家乡。他放弃了外地每月12000元的高薪收入,放弃了省城优越的工作环境,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办起了自己的创业工作室。

追梦

陈雨为了研发出土壤测试传感器,像拼命三郎,废寝忘食地工作,把思考和想象融为一体,在稿纸上反复画图抛线,每个星期都要拿出10多套图纸方案,思量如何使探测器深入土层5至10厘米探测。通过优化方案,多图精选,细心构思,反复研制,严查筛选后,最终确定可行方案,掌握植物根系所需水分数据,购买相关材料组装测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研制出的土壤测试传感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大莓农的认可。从而使“古法”手抓土测温度转变为现代的电感应测试。

棚室温控、湿控,是农民兄弟当今发展高效农业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个难题,陈雨加快了追梦步伐。不辞劳苦围绕莓农、果农棚边转,和老农多谈心,和莓农多探讨,意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暖棚和冷棚相对比,把白天和夜里温度互研判。为了拿到合理数据支撑,陈雨尊重自然规律,把白天温差与夜晚温差,通过调整相关参数,进行比较数据优化后,得知二氧化碳和温度控制植物休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道理。通过数据考对,技术优化,汇总参数提取,研究出棚室温控、湿控最佳“双控法”。“双控”法顺自然冷暖调控,可更好对农民大棚种植指导,使作物生长发生质的转变,在不断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增强果实品质。

发扬钉子精神直进不退。在研发大棚电控放风器时,陈雨以科学的手段,对农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从既安全又实用的角度出发,在每个放风口上狠下功夫。首先用驱动电机安装调整开度,实现控温、控湿功能,促成自然保温和降温。研发中考虑喜温作物只靠保温是不够的,陈雨又增加热辅助设备来保障适宜温度。天天埋头在工作室里分析大数据,淘汰小数据,把好数据节点,建立数据库,一直筛选到数据在生产实践中有足够支撑为止。“只要想到的就能做到。”他所研发的电控卷膜机平稳提升,合理放风,匀速拉动。此产品问世,完成电动机代替跑步放风,杆卷电力代替人力,棚内温湿控报警传唤器代替人工观察,只用一个总控箱即可完成园区全面生产指标。

为实现农业科技兴农,陈雨又独创农业生产园区、农场、合作社、农家乐等农家工作区舞台屏幕设计,实现不出园区就可知道学科学用科学,人务实地增产。他给黄川镇宏美种植家庭农场安装总控箱、电动卷帘机、卷膜机50多件;为浦南区野趣采摘园安装的100多个湿控仪、温控箱、测土传感器、总控高度柜,都只收工本费;帮助灌南县一家农业园设计图纸及大样分析处理等方面都给予无偿支持。

创业是艰难的,谁知道陈雨在研发创业的背后也有难言之处。为了返乡创业,经费不足时,他到工地打过工,推水泥、搬砖头,到种植大户家搭过棚、除过草、打过药、施过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大学刚毕业,没有经济收入,眼下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去赚钱追梦。”

圆梦

笔者来到陈雨创业工作室看到:研发出来的自动化联动大棚控制柜、防水控制箱、高低温报警器、单立体控温箱、卷帘限位机、放风口优化器、自动卷帘机、可控卷膜机、湿温度传感器比比皆是。这些设备研发成功,使大棚种植暖、冷作物生长走入管理自动化,在提升性能,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最大程度解决了农民大棚种植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今后大棚的种植,只要你随身带上手机,就可实现整个园区劳动生产一体化管理。创业有艰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就应该担负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任。”陈雨自信地说。